富文国际教育头部背景
富文国际教育导航图标
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库 > 港澳台地区 > 2023年香港珠海学院招生简章

2023年香港珠海学院招生简章

富文国际教育时间图标
2023-07-05
富文国际教育栏目图标
港澳台地区

2023年香港珠海学院招生简章

目录

  • 招生简章-珠海学院-应用金融学理学硕士

  • 招生简章-珠海学院-工商管理(创业管理)硕士

  • 招生简章-香港珠海学院-国学_佛学(OCR)



1、關於珠海學院

香港珠海學院原身為1947年建立於廣州的珠海大學,創始人為時任廣東省主席的陳濟棠先生等諸多社會賢達。學校於1949年遷入香港,目前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私立高等學府。珠海學院自建校伊始即以建設社會、培育人才為宗旨,乃冀學生能若明“珠”般之晶瑩璀璨,如大“海”般之浩蘊深藏。商學院前身為本校初創六系之一,七十年來為本港及國際商業社會培育了眾多經濟、工商管理、財會及金融等優秀人才。


2、課程簡介與宗旨

邁進廿一世紀以來,金融科技革命攜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技術之威力,一日千里席捲環球市場,行業深度創新、交叉、並融,將徹底改觀未來金融業的版圖與格局。應用金融學理學碩士課程順應時代變革之大趨勢,以“4P”之前沿性(Progressive)、實用性(Practical)、專業性(Professional)、中文教學(Putonghua)為特色,與本港/大灣區的金融科技業界合作夥伴緊密合作,助力有志於新金融之俊彥人材,不僅鋪築廣博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收穫充分的實用訓練與實踐經驗。


教學目標:

  • 幫助學員深入瞭解環球金融市場、基金管理、財務規劃、貨幣市場交易及業務預測;

  • 將強大的認知、技術和溝通能力運用於解釋、分析和評估財務資訊及問題;

  • 利用專業知識、分析和應用研究技能,制定戰略戰術應對商業機遇與挑戰;

  • 分析金融和其他市場的創新及其商業影響。


3、業界合作夥伴

深圳希施瑪數據科技有限公司(CSMAR)

著名金融科技公司和數據庫開發者,CSMAR數據庫為海內外院校金融市場研究廣泛必備的專業性數據庫,將與本校聯手打造大數據與金融創新實驗室,並對學生提供項目實習機會,以及全國高等院校投資實訓大賽之實踐。


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IFTA)

創建於2017年,為本港金融業界廣泛認受的專業資格組織。財務金融學系為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IFTA)金融科技成就大獎2020之支持機構。


4、授課方式

中文


5、課程結構

採用學分制,畢業要求修滿31學分,包括:必修科(5科共15學分)、研修科(2科共4學分)以及選修科(4科共12學分)。


6、學習模式

本課程提供全日制與兼讀制模式

  • 全日制課程,學生於一個學年畢業。

  • 兼讀制課程,學生可以於兩個學年內畢業。


7、入學要求

申請者成功申請需具備:

(1)持有認可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

(2)中國語文能力;

若從非中文授課的高等院校畢業,以下任何一項公開試必須達標:

  • 在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取得中國語文科第3級或以上成績;或

  • 漢語水平考試達第5級或以上成績;或

  • 其他中國語文能力證明及

(3)英國語文能力;

若從非英文授課的高等院校畢業,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大學英語考試CET4或以上成績






1.关于珠海学院

⾹港珠海学院原⾝为1947年建⽴于⼴州的珠海⼤学,创始⼈为时任⼴东省主席的陈济棠先⽣等诸多社会贤达。学校于1949年迁⼊⾹港,⽬前是⾹港历史最悠久的私⽴⾼等学府。珠海学院⾃建校伊始即以建设社会、培育⼈才为宗旨,乃冀学⽣能明"珠"般之晶莹璀璨,如⼤"海"般之浩蕴深藏。商学院前⾝为本校初创六系之⼀,七⼗年来为本港及国际商业社会培育了众多经济、⼯商管理、财会及⾦融等优秀⼈才。


2.课程简介与宗旨

⼤湾区的融合与发展孕育着⼴阔的商机,为区内年轻⼈提供了创业就业的良机。⼯商管理(创业管理)硕⼠课程的⽬标是为学员捕捉和把握⼤湾区的商机做好准备,提升学员在创业管理、创新开拓、项⽬融资、市场开发、组织管理和商业运营等⽅⾯的能⼒,以有效应对竞争⽇益激烈的本地和国际商业环境。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具备:

发掘创业机遇的能⼒,包括现有的机遇、尚未开发和服务⽔平不⾜的市场机遇及在新领域和新市场中运⽤现有技术所创造的机遇;

  • 拥有⾃信、设定⽬标、规划、搜集信息、解决问题和承担预设⻛险的创业能⼒;

  • 掌握各种业务和管理学科知识,以便能在瞬息万变的业务领域中进⾏评估并做出战略决策;

  • 具有⾜够的批判性推理、分析、评估和综合能⼒,可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作出批判性判断;

  • 有能⼒成为⾼效及具备伦理道德的企业领导者;

  • 拥有创业视野以帮助企业能有效地实现⽬标。


3.授课⽅式

主要采⽤中⽂教材;上课主要⽤普通话授课。


4.学习模式

本课程提供全⽇制与兼读制模式

  • 全⽇制课程,学⽣于⼀个学年毕业。

  • 兼读制课程,学⽣可以于两个学年内毕业。


5.课程结构本课程

采⽤学分制,毕业需要修读31学分,包括必修科19学分和选修科12学分。


6.⼊学请求

申请⼈应:

(I)持有认可学⼠学位或同等学历;

(II)中国语⽂能⼒要求

  • 若从⾮中⽂授课的⾼等院校毕业,以下任何⼀项公开试必须达标:

  • 在⾹港中学⽂凭试中取得中国语⽂科第3级或以上成绩;或

  • 其他中国语⽂能⼒证明。

(III)备有最少两年⼯作经验。







宗旨與目標


宗旨
一、培養具備紮實國學根底、運用傳統國學智慧應用於今日社會之專業人才。

二、訓練研究生能夠在文學、歷史、哲學領域內,整合取捨相關國學研究資料,應用於不同之專業界別之中(例如學校管理層及教師、企業專門管理人才)。

三、培養研究生認識國學傳統,瞭解現代社會變化,從而建立獨立之批判思維,在其研究領域內,發展出新的概念。

四、訓練研究生善用現代科技,對相關研究資料作綜合評估能力。

五、訓練研究生具備系統性治學方法能力,可以領導進行資料之收集、考訂、研究等工作。

六、通過對文學、歷史、哲學領域研習,培養研究生積極人生觀,對家庭、社會及國家之責任與承擔。

七、培養研究生之自主決策能力,能夠和學術界溝通、交流、互動,推動學術文化之發展。

目標
  • 具有豐富之國學知識。
  • 瞭解中國文化之特質。
  • 有獨立思考與學習之能力。
  • 能運用清晰流暢之中國語文。
  • 能理解、分析、鑑賞、評論中國古典及現代文學作品。
  • 具備文藝創作能力。
  • 善用現代科技以資學習與研究。

課程簡介
特色:學年全日制一年/兼讀制二年


一、鞏固基礎
為學之道,根基鞏固,發展方能宏大。猶譬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可躐等而求。本研究課程雖有十數門類,但均應具備穩固基礎,所以特設共同必修科「治學方法」:包括工具書運用,史學方法,以及進行資料之收集、考訂、綜合和設計研究。使學生能在學問研究上佔盡先機。

二、經學、文學、歷史、哲學兼修
學問之道,講求兼容並蓄。不可偏頗。本課程分三組:包括文學與經學組、歷史與文化組及哲學思想組。學員除修讀必修科外,亦要選讀不同組別部分課程。此不但研習傳統經書和子書,且兼及文學、歷史及各家思想範疇。

三、古為今用
文化之傳承,貫古通今,至為重要。課程雖以古典為主,然亦以經世致用為目標。所以修讀科目如「佛教與現代社會」、「儒家與倫理」、「道教與中國文化」等,都是探求如何以國學智慧,應用於今日社會。

四、重系統性
本課程之教材研習着重原典;研究方法重科學考證;考核方法採用閉卷與課程論文寫作結合模式。使研究生具備規劃、安排、設計、監督之系統研究能力,為將來從事及領導文化教育工作打好基礎。

五、兼採兩岸三地學術元素
師資來自兩岸三地、兼採中、港、台三地之學術精粹,摘芳擷華。而修讀過程中,會安排學術研討會,讓來自不同地域之知名學者和研究生,可以互相交流,砥礪學問,分享研究成果。

入學要求
  • 持有認可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
  • 申請人須曾主修或選修中國文學、中國歷史、中國思想或相關學科。其他學科畢業的申請人,成功取錄後,須補修本科課程「中國文學史」、「中國通史」或「中國思想史」。
  • 英語能力要求
  • 持有由香港或其他英語國家之學院頒發之學位。或
  • 在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取得英語科及格成績。或
  • 非香港/英語國頒授之學位,以下任何一項公開試必須達標:
  • TOEFL(筆試一般不低於500分;機考不低於213分;網絡考試不低於79分)
  • IELTS(學術)(總評分一般不低於6.0)
  •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大學英語考試(CET-4)(一般不低於425分)
  •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5)(於筆試和口試取得合格成績)


課程特色
1.以原典研讀為基礎
鼓勵學生深入經藏,擷取先賢大徳智慧引為今用,以助學生貫通古今的文化傳承。

2.以注重漢傳佛教的教學與研究為特色
探究漢傳佛教在信息時代的傳承與發展,肩負起漢傳佛教復興使命,推動漢傳佛教走向世界。

3.以培養學生嚴謹治學之道為目標
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嚴謹的治學能力,力求使學生在獲得廣博基礎知識的同時,打下厚實的學術功底。

4.以培養人文素養為方便
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5.以學以致用為導向
發揚大乘佛學慈悲濟世的精神,積極運用佛陀的智慧去化解現實社會存在的問題。

課程結構
課程採用學分制。學生須修讀3科必修課和7科選修課,每科各3學分(「專題論文」為6學分),共須修畢30學分。

授課語言
中文

課程修讀模式
全日制課程:一年
兼讀制課程:二年(只限本地生修讀)

學時與課業量
全日制學生於一學期內須修畢5科,兼讀制學生須修畢2至3科。通常於平日晚上或星期六上課,每次上課時間為3小時,共13次。學生每星期上課時間因應個人選課及排課情況而不同。每科依照課程要求有不同的考核方式,包括課堂參與、參加禪修及參訪活動、撰寫讀書報告、個人或分組口頭報告、論文及考試等。

入學條件
申請人須持有珠海學院認可大學之學士學位,並符合學院所要求的英語能力。
上一篇:2023年香港都会大学-创写+创产+环保+中文MBA项目招生简章
下一篇:2023年恒生大学招生简章

“富文国际教育”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